【作者簡介】尹蔚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摘要】文章對黃布凡教授的個人成長歷程、學術研究歷程以及藏學研究理論和實踐路徑、藏學研究特點等進行了細致深入的梳理,并分析其研究特點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黃布凡教授的藏學研究注重口語與文獻相結合、語言史和方言研究相結合、藏文傳統文法與新技術手段相結合、語言結構研究與歷史文化研究相結合,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特別是她對敦煌文獻的釋讀、譯注和研究,將語言學與敦煌學、文化學結合起來,推動并促進了藏族語言與歷史文化研究融合發展。黃布凡教授的研究對記錄、傳承和保護藏族語言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突出貢獻。黃布凡教授的卓越研究,充分說明語言研究對藏族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對今后藏語文及藏學研究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關鍵詞】黃布凡;藏學理路;藏語文
引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調查、記錄、保護、弘揚和發展,形成了國家和民族地方少數民族語文管理、教學和科研的語言文字事業體系,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政策法規,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培養了一大批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者,黃布凡等老一輩藏族語言文字大家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本文嘗試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角,分析黃布凡先生的學術思想及學術成就,討論非藏族學者對藏學研究的貢獻,充分體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當代學術界的實踐。
黃布凡教授1933年8月1日出生于江西興國一個書香門第。1950年9月,考入江西南昌大學俄語系;1951年3月,南昌大學推薦保送其至北京大學東方語文系學習藏語。同年5月,北京大學東方語文系藏語專業與中央民族學院藏語專業合并,她成為中央民族學院第一個藏語班的學生。1953年9月畢業并留校任教,從事藏緬語族語言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直至退休。任教期間,她先后在藏語教研室、語言學教研室、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擔任藏語、藏文、漢語語法、語音學、語言學、漢藏語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當時中央民族學院開設的大部分課程都無現成教材,黃布凡邊教邊學,積極參與教材的編寫,比如《漢藏語概論》的“羌語支”部分、《普通語言學》中的“語法”“語言的歷史和研究方法”等內容。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藏語文工作者,黃布凡教授長期從事藏語、漢藏語比較、藏緬語族語言的研究實踐和理論探索,在藏族語言研究領域、漢藏文獻翻譯、搜集記錄川西涉藏州縣多種瀕危語言,傳承和保護藏族文化等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是藏語文和藏緬語研究大家,為藏學研究奉獻了一生。本文簡要探析其藏語文及藏學研究的理路,以饗學界。
一、文獻與口語相結合,探討藏語語音演變
藏文是拼音文字,學界基本上認為古藏文的研究就等同于古藏語的研究。古藏語研究一直是學界研究的難點和熱點:一方面在于古藏語的斷代分期還未達成共識,另一方面在于涉及古藏語的很多語言現象還懸而未決,例如復輔音的音值及其所代表的語法意義等,古藏語的很多專題尚未開展深入細致的研究。可以說,黃布凡在古藏語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對藏語語音史的研究具有開創性價值。在古藏語研究過程中,她一直堅持文獻與口語相結合、文字與方言相結合,在藏語語音研究方面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研究路徑。
黃布凡教授有著深厚的藏文功底。在研究中,她非常注重文獻與口語的結合。在《12—13世紀藏語(衛藏)聲母探討》一文中,她利用《文字讀法啟蒙》等3部文獻對12—13世紀前后藏地區聲母的不同變化情況作了探析。《文字讀法啟蒙》主要介紹了藏文字母、音節結構、音節數量及藏文字母的發音部位及拼讀方法;《“啟蒙”釋文——利蒙》和《正字拼讀寶海》是薩班·貢噶堅贊為糾正衛藏地區因方言語音變化、文字書寫易錯的情況而撰寫的。黃布凡敏銳地認識到上述3部文獻在藏語語音史研究中的價值:“從口訣中強調指出的某些聲母差別可知,在12—13世紀衛藏地區某些地方的藏語里,這些聲母的讀音已經變得相同或者至少是相近了。”由3部藏文文獻推斷藏語衛藏方言在12—13世紀語音發生了重大變化,突出特點是古復輔音大量簡化,前加字和上加字即前置輔音或脫落、或與基字合并,部分基字和后加字結合變為新的單輔音。根據當時文獻呈現出的語音特點,黃布凡認為“這些變化在‘衛’、‘藏’兩地區是不平衡的,古代‘衛’話朝現代衛藏方言發展的速度要比‘藏’話快”。文章最后總結了12—13世紀藏語“衛”話和“藏”話聲母系統的演變特點。該研究不僅從研究方法上對后世藏語研究起到引領作用,其研究結論對學界研究藏語聲調的起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黃布凡先生在藏語語音研究領域另外一篇力作《藏語方言聲調的發生和分化條件》中,利用12種藏語方言材料,通過與藏文(古藏語)比較,歸納了藏語方言聲調的產生過程和特點。文章認為,在大的原則上藏語方言可分為無聲調和有聲調兩種。無聲調方言指語音的音高變化不區別任何意義,以藏語安多方言為代表,這類方言復輔音聲母和輔音韻尾保留較多,辨義手段比較多樣,音節結構復雜,無需聲調辨義。有聲調的藏語方言,其聲調的辨義功能強弱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一類是有自然聲調的藏語方言,這類藏語方言以牧區話或以半農半牧區的話為代表,例如道孚藏語,有3個自然聲調,其聲調的高低與古藏語音節結構有一定的對應關系,總體上是古藏語基字清音讀高調、濁音讀低調,這類聲調的特點是聲調的高低不區別意義,只是一種習慣音高,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聲調語言。“自然聲調是聲調的萌芽狀態。”有聲調的藏語方言,根據聲調的特點又可以分為自然聲調方言和音位聲調方言。藏語方言還有一種情況,聲調介于音位聲調與自然聲調之間,“如巴爾蒂話大多數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聲調都有固定念法,小部分不大穩定”。“155個單音節詞中只發現下列幾組單音節詞靠聲調辨義”,也就是說巴爾蒂話雖有音位聲調,但聲調的辨義功能弱。還有一類藏語方言,例如青海玉樹藏語雖然有聲調,但聲調的伴隨特征較多,辨義功能由伴隨特征與聲調共同承擔。這類聲調在玉樹藏語中很突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聲調的伴隨特征少,聲調雖然能起到辨義功能,但聲調發育尚不成熟,也就是說聲調未固定在某些詞語上,這類方言以德格話為代表。藏語方言聲調發育成熟、比較穩定,獨立辨義功能完備,如藏語拉薩話、夏爾巴話、舟曲話、若爾蓋話等。這篇文章運用豐富的方言例證揭示了藏語聲調發展軌跡,認為“藏語方言聲調高低分化的條件,主流是清高濁低,復次濁高單次濁低。長短分化的條件,主流是音節合并和續音韻尾長,零韻尾和塞音韻尾短”。
二、深入研究特殊藏語方言,助力藏語方言分類及藏語史研究
藏語三大方言的劃分是根據地域分布特點與通解度情況作的簡單分類。由于藏語方言空間分布地域廣、跨度大,藏語方言尤其是特殊方言研究很不充分,導致藏語史研究嚴重滯后。黃布凡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很多場合都強調藏語方言調查的價值。她的《玉樹藏語的音變規律及其方言地位》一文,根據玉樹藏語有復輔音、輔音韻尾保留、清濁對立、有復元音、聲調伴隨特征較多等特點,認為玉樹藏語是獨立于衛藏、安多、康三大方言之外與三大方言并列的一種方言。在此研究基礎上,黃布凡提出了劃分藏語方言的5個條件:有無聲調、清濁對立、復輔音多寡、韻尾多寡、復元音多寡。該研究對藏語方言的科學分類及深入研究起到了引領作用。《白馬話支屬問題研究》一文,認為白馬話是藏語的一種方言而非獨立語言,指出產生分歧的關鍵在于尋找白馬話與藏語同源詞、同源詞的確定與統計標準。黃布凡認為在2000多個常用詞的比較中,白馬話與藏語的同源詞高達53.4%;即使部分不對應的詞,通過深層對應,也能找出對應的規律。此外,語法范疇的比較也是確定語言之間關系親疏的重要依據,白馬話的語法形式與藏語書面語和方言的語法形式有著很明確的對應關系。黃布凡先生對特殊藏語方言的描寫與研究,有助于學界認識藏語方言內部的復雜性,同時也側面說明了藏語方言研究任重道遠。
受調研條件所限,學界對于域外藏語情況所知甚少。黃布凡先生利用巴基斯坦友人來華學術交流的難得機會對巴爾蒂話進行了調研,撰寫了《從巴爾蒂話看古藏語語音》一文,對巴爾蒂話的細致描寫為學界客觀認識域外藏語語音概貌提供了難得的材料。該文通過描寫巴爾蒂藏語語音,并與藏文進行比較,認為巴爾蒂藏語相對保守,保留古藏語的特征較多,尤其是復輔音和輔音韻尾多是巴爾蒂話的突出特點。藏文的輔音韻尾在巴爾蒂話里都保留發音,復輔音韻尾-s在巴爾蒂話中也大多保留。根據巴爾蒂話的語音特點,黃布凡認為巴爾蒂話中有些音是前藏文時期的古音遺存。該研究對于藏語方言研究、藏語史研究都有重要價值。
三、運用新技術手段,首次對敦煌文獻詞匯演變速率進行研究
在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技術還不普及的情況下,黃布凡就認識到數據統計對研究古藏文文獻的重要性,她率先采用電腦抽樣,對藏語詞匯演變的速率和方式進行了深入研究。
古藏語研究,討論正字法、文字厘定以及語法虛詞變化的成果較多,古藏語詞匯在今藏語中演變情況的研究相對較少。黃布凡撰寫的《藏語詞匯演變的速率和方式——敦煌藏文寫卷抽樣的詞匯統計分析》一文,以敦煌寫卷P.T.1286和P.T.1287的詞匯為研究對象,這兩份寫卷屬于吐蕃歷史文書,主要記述贊普世系和大臣之間的大事,從寫卷內容和字體特征能推測出寫作年代。“這兩份寫卷可以看作是基本反映當時藏文所依據的基礎方言面貌的代表作。”前賢及黃布凡教授對兩份卷子的釋讀較為準確清晰,為詞匯演變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材料。該文采用比較的方法,從兩份寫卷中提取2187個詞匯,去除虛詞和1646個專名,實際用于統計研究的實詞有1590個。再根據詞是否有形態變化、異體字等進行統計,有形態變化的詞1個根詞統計1次。同義詞語音自由變讀引起的書寫變化,統計為1個詞。該研究以寫卷中的古藏語詞為切入點,將其與今拉薩口語進行比較,從而探究一千多年來藏語詞匯的演變規律。研究結果顯示:經歷了一千多年的社會發展,1590個古藏語詞中“消失的古詞791個,占比較詞的50%;古詞轉義的37個,占比較詞的2.3%;詞根保留的212個,占比較詞的13%;完全保留的550個,占比較詞的35%。按照斯瓦迪士百詞表的分類法,前兩項算變化率,合起來是52%,后兩項是保留率,合起來是48%”。該文運用歷史比較、電腦抽樣統計、語言年代學等多種方法對藏語詞匯的演變速率進行了研究,可以說至今都是古今藏語詞匯演變研究的經典之作。
四、突破傳統文法局限,探究古藏語的形態變化
建立在現代語言學理論基礎之上的藏語語法研究相對薄弱。黃布凡先生的《古藏語動詞的形態》一文,從《藏文動詞表》《藏文動詞釋難》《藏漢詞典》等文獻中選出單音節動詞1337個,處理方法是將異體字合并成1個統計,同一動詞的不同形態分別計算。論文所用語言材料包含8、9世紀的碑文、敦煌寫卷以及上文提及的文獻。黃布凡認為,要厘清古藏語動詞的變化規律,必須要搞清楚古代藏語動詞的語音結構及語法范疇。藏語動詞的形態變化有其自身特點,除傳統上認為的“三時一式”外,動詞的變化與動詞的語義屬性有密切聯系,例如動詞的形態變化與動詞是否是及物動詞、是否是自主動詞、是否是使動意義都有關系。藏文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記音屬性就決定了古藏文能夠反映早期藏語動詞的形態特征。古藏語動詞形態變化不一,黃布凡從文獻材料出發探究古藏語動詞的形態變化,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分析古藏語的形態特點,為學界進一步認識古藏語的形態變化與藏語語法范疇二者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五、以語言為切入點釋讀古藏文文獻,解決藏學難題
以語言為切入點對古藏文文獻精準釋讀與翻譯,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視野宏闊是黃布凡藏學研究的突出特點,她的研究不僅觸及藏語方言語音、詞匯和語法的系統描寫,對藏文文獻尤其是古藏文文獻的考證、釋讀和翻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尚書〉四篇古藏文譯文的初步研究》一文,首先錄入漢文原文,后對藏文譯文轉寫及注釋,采用隔行對照將藏文轉寫為國際音標,逐詞譯注;再將國際音標對應的藏語逐詞翻譯成漢語,將藏文譯文譯成現代漢語,最后對藏文譯文的增釋補疑進行了說明。該研究對古藏文譯文的釋讀有自己的主張,例如“說明(16)25行:原件有兩個字母不清楚,根據文言詞khjad du gsod pa(輕視、忽視、不顧)填補為g[sts]ad。古藏語的復輔音sts到10世紀后都變成了s,gstsad是gsod的古詞”。該條說明結論的得出是建立在嚴謹的語言學知識和藏語詞匯功底之上,不是隨意給出的。透過詞條說明,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藏語詞匯的古今之變。《尚書》4篇古藏文譯文對于古藏語研究、藏漢對照、藏語文演變、漢藏翻譯及漢藏文化間的交流都有重要價值。譯文對于研究中古漢語音韻也很有價值。譯文中有不少人名、地名的譯音詞,這些詞的音韻特點可以幫助學界認識漢語中古音。
《敦煌〈藏漢對照詞語〉殘卷考辯訂誤》和《敦煌〈藏漢對照詞語〉殘卷考辯綜錄及遺留問題》兩文,對敦煌千佛洞出土的《藏漢對照詞語殘卷》的內容進行了考辨,對前賢的研究進行了補證,并在此基礎上重新解讀了20多條詞語;原來缺失的8條,她對其中7條進行了解讀,推動了《藏漢對照詞語》的深入研究。她在該文中明確了解讀的原則,即:“一要看漢語詞語的意義是否與藏語詞語相合;二要看漢語詞語的語音是否與藏譯漢音相合”。依照此原則,對文獻中的詞語進行了考辨補證,并給出了理據。
吐蕃醫學文獻研究較其他研究略顯滯后。《敦煌本吐蕃醫學文獻選編》共收入4篇近代在敦煌石窟發現的吐蕃時期的藏醫學文獻,其編號分別為P.T.157,P.T.127,P.T.144和印度事務所(India office)56號、57號卷子,原件現分別收藏在法國和英國。4篇文獻,兩篇屬醫方匯編,介紹內、外各科多種疾病的治療,記載了動物、植物和礦物藥品50余種。另兩篇為火灸療法,均為藏醫早期著作。文獻的原件系手寫卷,是研究敦煌學的珍貴資料。整理該書時,黃布凡與羅秉芬二位學者將每篇文獻按原文摹寫,并附藏文釋文、漢文譯文及作者所作的詞語注釋3部分,為學界繼續研究吐蕃醫學文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敦煌本吐蕃醫學文獻選編》譯文質量和出版質量極高,彌補了敦煌文獻醫學類文獻研究的不足,2006年該書獲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三等獎。
《〈拔協〉增補本譯注》是黃布凡與佟錦華先生合作譯注的。《巴協》(即《拔協》)又名《桑耶寺廣志》,這部藏文文獻記述了8世紀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時期的歷史,主要講述桑耶寺建成后佛教在西藏的弘揚情況,是研究吐蕃赤松德贊時期歷史較為可靠、有參考價值的一部古代文獻,反映了古藏語晚期及中古藏語早期的語言面貌。黃布凡與佟錦華在翻譯《巴協》時,基于藏語發音方面的區別,改書名為《拔協》,并對該書作者的認定也提出了看法。此外,他們還對該書內容進行了考證和勘誤,在翻譯該文獻過程中加入了一些經過歷史考量的資料作為對比和參照,為學界進一步研究該文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獻譯注》一書,對敦煌所藏古藏文吐蕃史的文獻進行漢文翻譯注釋,包括藏文原文、漢文原文及詞語注釋550條、人名地名事件箋證270條,以及有關的索引、附錄等,為早期吐蕃史的研究提供了較為全面客觀的資料,代表了當時我國學者對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獻的研究水平,對敦煌學、藏學研究都很有價值。
黃布凡不僅從事藏漢翻譯研究,還積極地把學界關于藏語研究的英文成果翻譯成中文分享給國內同仁。例如《藏語在漢藏語系歷史比較語言學中的作用》(英譯漢)一文就是由她翻譯的,該文客觀說明了藏語在漢藏語系語言研究中的價值和作用。
六、語言與文化研究相結合
語言不僅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還是重要的文化資源和信息資源。民族文化研究與語言研究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人類文明進程中,所有的文化都依賴于語言才得以存續、發展和傳承;各民族歷史上創造的文化成果就沉淀在語言系統之中,語言是民族文化信息的寶庫,通過語言的研究,我們可以解析民族文化的各種現象,探究民族文化史上的未知領域,擬測民族文化的整體面貌,了解民族思維特點等。各民族語言的語音、詞匯和語法,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說藏族語言研究對藏族文化的研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虛詞是藏文傳統文法研究的熱點。《從敦煌吐蕃歷史文獻看藏文不自由虛詞用法的演變——兼議藏文文法〈三十頌〉的寫作年代》一文,通過對敦煌文獻編年史P.T.1288、I.O.750、Or.8212(187)等3份寫卷,以及P.T.1286和P.T.1287傳記世系與小邦邦臣序列文本中關于吐蕃歷史文書文法的分析,研究吐蕃時期藏文不自由虛詞的演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三十頌》成文的年代問題。作者認為敦煌歷史文書與《三十頌》比較,其后接續不自由虛詞特點與《三十頌》存在較大差別,一些有幾種形式的虛詞沒有按照前一音節不同的韻尾來添接。作者據此推論《三十頌》不是產生于7世紀,其成文時間可能在9世紀中期之前。
象雄文化與吐蕃文化的淵源一直是學界研究的熱點。《象雄歷史地理考略——兼述象雄文明對吐蕃文化的影響》和《象雄,藏族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二文梳理了藏文史籍關于“象雄”的記載,探討了象雄文化與吐蕃文化之間的關系,認為象雄文化對苯教在青藏高原的傳播、藏族傳統醫學及藏文的產生都有積極的影響。《闊端召請薩迦班智達書信譯解兼論其歷史背景》一文,從藏文史料中找到一些珍貴的資料來說明當時涼州會盟的歷史背景,證實了闊端召請薩迦班智達書信的真實性。上述研究都是從語言學視角切入,該研究對厘清藏族歷史上的一些文化懸案具有重要的價值。
黃布凡不僅從事藏族語言研究,她還編寫了辭書,為藏族語言文化的記錄、保留和傳播奉獻自己的力量。她參與撰寫了《敦煌學大辭典》和《藏族大辭典》的部分詞條。每一詞條的撰寫都一絲不茍,力求精準。此外,她深耕于藏族文化研究,其代表性成果有《河西吐蕃文簡介》、《藏族的語言、文字和文獻》等。
作為主要撰寫人,她參與《藏族動物故事選》、《佛經故事選》等選文、編寫并翻譯上述作品。為了傳播藏族文化,她還將科技類藏文文獻譯為漢語,例如《西藏地震史資料匯編》(翻譯史料3件)、《百病醫典》(藏譯漢)等。她的研究還涉及藏族民間文學,如《噶爾的兒媳婦》和《蓮池歌舞》等。此外,她還翻譯了很多藏族民歌。
七、結語
作為一名漢族學者,黃布凡為藏族語言文字的保護和傳承奉獻畢生。她積極參與國家組織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調查工作,不辭勞苦常年奔波于涉藏地區,她調查過藏、羌、嘉絨、普米、木雅、道孚、扎壩、呂蘇、納木茲(納木依)、貴瓊、史興、拉塢戎、摩梭、水田、多續、拉祜、納西等17種藏緬語族語言和拉薩、中甸、木里、玉樹、巴爾蒂、阿壩、紅原、道孚(玉柯)、若爾蓋、夏爾巴、白馬等11種藏語方言。她是國內調查域外巴爾蒂藏語的第一人,她明確論證了白馬話是藏語方言。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她多年來倡導并堅持理論探索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工作方式,不僅自己在藏語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還為國家培養了很多優秀人才,和她一起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領域辛勤耕耘,共同推動藏族語言文字的保護和傳承。她對敦煌文獻的釋讀、譯注和研究,將語言學與敦煌學、文化學結合起來,推動并促進了藏族語言與歷史文化研究融合發展。2019年,在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成立40周年學術會議上,鑒于黃布凡教授對中國民族語言文字事業的杰出貢獻,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授予她“終身成就獎”。
藏族的語言文字不僅是藏族的交際工具,還是民族情感的紐帶,維系著民族文化的發展、保護和傳承,是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見證。保護和傳承好藏族語言文化,是建設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關系的基礎,是繁榮和發展多元一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體現。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者要強化責任意識,勇于擔當,以黃布凡等老一輩藏學家、語言學家為榜樣,積極推進藏族語言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民族語言的保護和傳承,推動中華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加強交流、和諧發展,使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不斷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化各民族大團結,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老一輩藏族語言文字工作者留給我們的學術財富,也是時代賦予語言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附錄
黃布凡論著目錄
一、論文
《〈尚書〉四篇古藏文譯文的初步研究》,《語言研究》1981年創刊號,第203—232頁。
《古藏語動詞的形態》,《民族語文》1981年第3期,第1—13頁。
《十二、十三世紀藏語(衛藏)聲母探討》,《民族語文》1981年第3期,第33—42頁(第十五屆國際漢藏語言和語言學會議論文,北京,1982年)。
《敦煌〈藏漢對照詞語〉殘卷考辯訂誤》,《民族語文》1984年第5期,第36—48頁。
《敦煌〈藏漢對照詞語〉殘卷考辯綜錄及遺留問題》,《民族語文論叢》第一集(中央民族學院內部刊行)1984年,第282—310頁。
《木雅語概況》,《民族語文》1985年第3期,第62—77頁。
《藏緬語族特點摘要》,《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31—47頁。
《羌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31—47頁。
《藏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頁(與王會銀合寫)。
《羌語語音演變中排斥鼻音的趨勢》,《民族語文》1987年第5期,第19—26頁。
《河西吐蕃文簡介》,《民族古籍》1987年第3期,第17—26頁。
《川西藏區的語言關系》,《中國藏學》1988年第3期,第142—150頁。
《藏緬語的“馬”與古漢語的“駹”》,《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第2期,第63—68頁。
《闊端召請薩迦班智達書信譯解兼論其歷史背景》,《藏學研究文選》,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第283—300頁(與陳慶英合寫)。
《道孚語語音和動詞形態變化》,《民族語文》1990年第5期,第23—30頁。
《扎壩語概況》,《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第4期,第71—82頁。
《藏緬語動詞的情態范疇》,《民族語文》1990年第2期,第22—30頁。
《藏緬語聲母對韻母演變的影響》,《中國語言學報》1991年第4期,第231—244頁。
《道孚語》,《藏緬語十五種》,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第1—45頁。
《呂蘇語》,《藏緬語十五種》,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第132—152頁(與仁增旺姆合寫)。
《納木茲語》,《藏緬語十五種》,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153—173頁(與仁增旺姆合寫)。
《史興語》,《藏緬語十五種》,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174—197頁(與仁增旺姆合寫)。
《羌族的姓名》,《中國人的姓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492—508頁(與余曉平、黃成龍合寫)。
《語言變異芻議》,《民族語文論文集——慶祝馬學良先生八十壽辰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第30—41頁。
《藏緬語動詞的趨向范疇》,《藏緬語新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4年,第133—192頁。
《藏緬語“指代一名”偏正結構語序》,《藏緬語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4年,第182—386頁。此文又被收入《彝緬語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74—386頁(國際彝緬語學術會議論文,四川西昌,1991年)。
《從巴爾蒂話看古藏語語音》,《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第87—94頁。
《藏語方言聲調的發生和分化條件》,《民族語文》1994年第3期,第1—9頁。[第26屆國際漢藏語言和語言學會議論文,日本大阪,1993年。此文又被收入日本大阪Current Issues in Sino-Tibetan Linguistics(1994)論集中]。
《玉樹藏語的音變規律及其方言地位》,《中國藏學》1994年第2期,第111—134頁(與索南江才、張明慧合寫)。
《白馬話支屬問題研究》,《中國藏學》1995年第2期,第79—118頁(與張明慧合寫)。
《藏語詞匯演變的速率和方式——敦煌藏文寫卷抽樣的詞匯統計分析》,戴慶夏、黃布凡等:《電腦輔助漢藏語詞匯和語音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年,第1—25頁。
《藏族的語言、文字和文獻》,《中國教育報》1995年4月24日。
《象雄歷史地理考略——兼述象雄文明對吐蕃文化的影響》,《西北史地》1996年第1期,第13—19頁。
《象雄,藏族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第1期,第12—14頁。
《原始藏緬語動詞后綴*-s的遺跡》,《民族語文》1997年第1期,第1—7頁。
《藏語方言聲調的發生和分化條件》《原始藏緬語動詞后綴*-s的遺跡》二文被譯成英文刊登在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主辦的期刊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藏緬語語言學》)Volume 18.1-Spring 1995和Volume19.1-Spring 1996上。標題分別是Conditions for tonogenesis and Tone Split in Tibetan Dialect(Jackson T.S.Sun譯)和Contemporary Traces of the Verb Suffix *-s of Proto-Tibeto-Burman(Wu Zhu and Chen Shuxian譯)。
《同源詞比較的選詞范圍和標準——以藏語同源詞比較詞表的制定為例》,《民族語文》1997年第4期,第10—16頁。
《從藏緬語同源詞看藏緬族群的史前文化》,《民族語文》1998年第5期,第1—10頁。
《西夏語表“一”數詞》,《首屆西夏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93—400頁(首屆西夏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寧夏銀川,1995年)。
《羌語的體范疇》,《民族語文》2000年第2期(《民族語文》創刊二十周年紀念學術會議論文,北京,1999年)。
《觀音橋話語屬問題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籌備處)編:《語言暨語言學》第2卷第1期,2001年,第69—91頁(藏緬語族羌語支語言和語言學研討會論文,臺北,1999年)。
《羌語構詞詞綴的某些特征》,《民族語文》2002年第6期,第7—10頁。
《拉塢戎語概況》,《民族語文》2003年第3期,第60—80頁。
《原始藏緬語動詞使動前綴*s-的遺跡》,《南開大學語言學刊——慶祝邢公畹先生九十華誕專號》2004年第6期,第34—42頁。
《拉塢戎語詞匯中的藏語借詞和同源詞辨析》,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編:《語言暨語言學》專刊外編之四——《漢藏語研究: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2004年,第239—268頁。
《田野調查雜談——語言調查的經歷和幾點體會》,《到田野去——語言學田野調查的方法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木里水田話研究》,載《漢藏語學報》2009年第3期。
《從敦煌吐蕃歷史文獻看藏文不自由虛詞用法的演變——兼議藏文文法〈三十頌〉的寫作年代》,敦煌研究院編:《敦煌吐蕃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9年。
《藏緬語的小舌音》,《語言學論叢》第45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多續語概況》,《漢藏語學報》2012年第6期(與尹蔚彬合著)。
《從多續語看高瀕危語的結構特點》,《民族語文》2015年第3期(與尹蔚彬合著)。
二、著作
《漢藏語概論》(馬學良主編)之《羌語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208—354、369頁。(民族出版社2003年再版,第176—295、307頁。)
《普通語言學》(馬學良、瞿靄堂主編)之《語法》《語言的歷史和研究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98—155、234—309頁。
《羌語研究》(與周發成合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2006年。
《藏語藏緬語研究論集》(現代中國藏學文庫18),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
《拉塢戎語研究》(中國新發現語言研究叢書之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川西藏區的語言》,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年。
三、辭書
主編《藏緬語族語言詞匯》,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2年。
《婚姻家庭詞典》(撰寫部分詞條),陳克進主編,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年。
《敦煌學大辭典》(撰寫部分詞條),季羨林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藏族大辭典》(撰寫部分詞條),丹珠昂奔等主編,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黃布凡、木乃熱哈主編:《藏緬語族語言詞匯(修訂增補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
四、譯著、譯文
《敦煌本吐蕃醫學文獻選編》(譯注,與羅秉芬合譯),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又載《敦煌本吐蕃醫學文獻精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拔協〉增補本譯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與佟錦華共同譯注)。
《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獻譯注》,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0年(與馬德共同譯注)。
《藏族動物故事選》(藏漢對照),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與佟錦華合譯)。
《佛經故事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與羅秉芬等人合譯)。
《西藏地震史資料匯編》(翻譯史料3件),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1年。
《百病醫典》(藏譯漢),《西藏科技報》1982年第65期。
《噶爾的兒媳婦》,載《民間文學》1985年第8期。
《蓮池歌舞》,載《中國西藏》1995年第3期。
《藏族民歌數十首》,載《藏族民歌選》(藏漢對照),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
《藏族民歌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藏語在漢藏語系歷史比較語言學中的作用》(英譯漢),張琨著,1977年,原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八本第一分。譯文載《民族語文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8—313頁。
五、獲獎論著
主編的《藏緬語族語言詞匯》獲1993年國家民委社會科學二等獎,1994年第二屆中國民族圖書一等獎,1995年國家民委頒發的計算機數據庫及文字處理技術在少數民族語文研究中的應用一等獎。
合作編著的《漢藏語概論》獲1993年北京市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5年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
合作編著的《藏緬語新論》(收入黃布凡5篇論文)獲高校出版社優秀著作獎。
參編的《敦煌學術辭典》1999年獲第三屆國家辭書獎一等獎。
合作編譯的《敦煌本吐蕃醫學文獻選編》獲2006年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三等獎。
原文載于《中國藏學》2024年第1期
為便于閱讀,腳注從略
引文請以原刊為準,并注明出處。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